隨著加拿大、墨西哥率先得到鋼鋁關稅豁免,世人逐漸看清川普項莊舞劍、志在沛公,貿易戰只是出招前夕的煙幕彈,藉機招攬盟友,擺開陣勢之後,真正的對手只有一個:中國。
川普打著「美國優先」的口號,表面上爭取美國利益,實際上,他心裡清楚得很,若不是世界霸權的加持,美國愈來愈大的貿易赤字、節節高升的債務、偏低的儲蓄率,都威脅著美國長期利益;只有在美國領先的前提下,才可能實現美國優先,尤其後方一路加速追趕的老二─中國。
科技技術兵家必爭 美國高築護城河 防堵中國侵門踏戶
自從1987年改革開放起,1990年,中國GDP(國內生產毛額)總量不到4000億美元,全球排名第11,當年美國已經接近6兆美元,是中國的15倍;2000年,美國達10.3兆美元,是中國的8.5倍;到了2017年,美國GDP(國內生產毛額)19.4兆美元,只比中國的11.9兆美元高出38%,美國霸權的「護城河」正快速地縮減。許多機構都預測在2030年至2040年間,中國GDP會超過美國,除非,出現重大政經事件,經濟停滯甚至衰退。
不管中國超越美國的可能性有多少,霸權,可以說是美國的生命線,萬一潮水退去,裸泳的美國實體經濟、不再是各國問題的美元,美國到底會變成怎樣?沒有人說得上來。也因此,川普在去年底發表首次國家安全報告,就將中國列為最大戰略競爭對手,簡單講,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角力,貿易只是藉口之一,真正的本質是一場拳王爭霸戰,競爭國際老大的寶座。
這場拳王爭霸的戰場涵蓋貿易、科技、金融、地緣政治;這還是一場長時間的角力戰,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經修改《憲法》延長任期,川普也擺開競選連任的陣仗,從貿易赤字下手,對中國展開一輪猛攻,從祭出「301調查」,到限制中國投資美國高科技等。
川普本質上是一位生意人,擅長談判獲取相對利益。長期以來,美國貿易赤字是壓抑美元匯率的主因,赤字最大的來源是中國,其次是日本和德國。從1985年《廣場協議》、日圓升值起,美國從日本進口的商品,近30年每年大約都在1000億到1300億美元;然而從中國的進口金額卻從200多億美元,一路暴增到5000億美元以上。…詳全文 |